
1个人简介
鲁麒,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9年获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2017年9月~2018年9月赴美国普渡大学工学院访学,现任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专任教师、陕西省矿山机电装备智能检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主要从事煤矿与机床装备领域的绿色设计与制造、生产运行决策优化、智能制造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面1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青年创新团队项目,作为学术骨干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创新方法专项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科研成果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为国际先进1项。发表SCI/EI学术论文二十余篇、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10余件,作为主要参与人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部。担任《西安科技大学学报》、《有色设备》、《西安邮电大学学报》、《绿色矿山》等青年编委;《智能矿山》、《制造技术与机床》外审专家;IJCP(国际清洁生产杂志)、IJPR(国际生产研究杂志)、CII(工业计算机)、JED(工程设计杂志)等SCI TOP期刊审稿人。
2主要教育及工作经历
2021.03~至今 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
2020.12~至今 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
2020.08~2024.07 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
2019.10~2020.11 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系,讲师
2017.09~2018.09 普渡大学,机械工程,联合培养博士
2014.09~2019.09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博士
2011.09~2014.06 陕西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硕士
3主要研究方向
近年来主要围绕煤矿机电装备全生命周期低碳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领域,专注于碳排放量化评估、AI赋能低碳设计、数字孪生与新能源耦合的生产管控、跨域知识协同与生产优化等前沿方向。研究方向包括:①融合多物理场仿真的机电装备全生命周期能耗溯源、动态碳排放核算与全维度绿色评价;②基于大语言模型与知识图谱的机电产品低碳结构创新设计;③考虑光伏/储能等新能源耦合的生产全流程智能协同与低碳管控;④基于数字孪生与跨域协同决策的煤矿装备运行状态孪生映射、故障预测性维护与节能优化。
4代表性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综采工作面生产过程煤流-能流耦合机理与提效降碳运行调控方法,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碳排放-静动态特性耦合的磨削机床关键部件辨识及结构优化,主持
(3)博士后面上资助“地区专项支持计划”:基于低碳多属性关联的珩磨机床关键部件结构优化设计,主持
(4)陕西省教育厅青年创新团队科研计划项目:综采工作面采运装备高效低能耗速度协同优化研究,主持
(5)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复杂煤岩环境动态煤流形成机理与采煤机运行过程碳排放优化研究,主持
5代表性成果
[1]高端装备全生命周期复杂知识的智能涌现机理与软件化定制服务方法,陕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25.
[2] “双碳”目标下复杂产品设计、制造及运营集成管理方法,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25.
[3]高端装备全生命周期复杂知识资源自组织集成融合与智能化定制服务方法,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24.
[4]高耐磨智能化刮板输送机关键技术与装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国际先进,2024.
[5] Lu Q, Chen Y, Zhang X. Grinding process optimization considering carbon emissions, cost and time based on an improved dung beetle algorithm[J].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24, 197: 110600.
[6] Lu Q, Zhang Q, Zhang C, Zhou G, Cao X. Low-carbon optimization of the grinding wheel spindle system considering thermal-mechanical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J].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C: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25.
[7]Lu, Q., Ren, Y., Jin, H., Meng, L., Li, L., Zhang, C., & Sutherland, J. W. (2020). A hybrid metaheuristic algorithm for a profit-oriented and energy-efficient disassembly sequencing problem. 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61, 101828.
[8]Lu Q, Zhou G, Zhao F, et al.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oilstone components considering carbon emissions associated with honing processe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9, 225: 181-195.
[9] Lu Q, Chen Y, Cao X, Xie T, Mao Q, Leng J. Dynamic Coal Flow-Based Energy Consumption Optimization of Scraper Conveyor[J]. Applied Sciences. 2025, 15(13):7366. https://doi.org/10.3390/app15137366.
[10] Lu Q, Gao X, Chan F. Low-carbon optimization design of grinding machine spindle based on improved whale algorithm [J]. Mathematics, 2024, 12 (1): 1-19.
[11]鲁麒,高旭博,陈永豪.一种考虑碳排放的机床关键部件优化方法及系统:中国,ZL202210582098.0 [P]. 2024.11.15.
[12]鲁麒,成玮,张乐等.一种循环水泵数字孪生建模方法:中国,ZL202110998629.X [P]. 2024.02.23.
[13]鲁麒,成玮,张硕等.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设备设计/维修方案智能决策方法:中国,ZL202110998591.6 [P]. 2024.02.19.
[14]鲁麒,汪林冲,秦艳杰等.一种基于煤流-能流耦合分析的综采生产过程提效降碳优化方法:中国,CN202511321075.4 [P]. 2025.
[15]鲁麒,张旭楠,王蓉等.一种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自适应跟机能耗优化方法及系统:中国,CN202511321072.0 [P]. 2025.
6招生方向及要求
(1)硕士招收方向:
机械工程(080200)(学术型),01煤矿机电装备智能化
机械工程(080200)(学术型),02智能装备与制造
机械(085500)(专业学位),机械工程(不区分研究方向)
(2)招生要求:
品德优良,诚实守信,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与团队意识;能吃苦耐劳,学习主动性强且领悟力突出,具备持续钻研的毅力与决心。
本科学习成绩优良,主修过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等机械、制造、计算机相关核心课程,或对装备低碳优化、工业智能管控、智能制造等方向有基础认知者优先。
英语水平达到六级,具备良好的英语读写与学术文献阅读能力;了解Python、Unity/UE、模型部署框架等相关工具,有MATLAB、ANSYS、SolidWorks等工程软件操作或建模经历,具备一定工程分析、设计或智能算法应用基础者优先。
7联系方式
请有意向者将个人简历(含基本情况介绍、考研成绩单、CET4/6成绩单、本科成绩单、获奖经历和其他个人能力证明材料等)发送至电子邮箱luqi@xust.edu.cn。
QQ:873005718
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58号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71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