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教育 > 专业设置 > 正文 专业设置
微专业——智能机电工程
发布时间:2024-12-22 12:13 来源:

    1.微专业名称:智能机电工程

    2.微专业特色

1历史传承

智能机电工程是在机械电子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融入了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新时期前沿技术,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西安科技大学智能机电工程微专业与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同源而生,源于1958年的矿山机电专业,2021批国家级一流专业拥有陕西省教学团队、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高水平队伍,建设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教平台打造西部煤矿特色的智能机电工程人才培养主阵地

2)专业定位

围绕学校创建能源、安全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以人工智能深度融入煤矿机电装备为主线,覆盖机电工程设计理论、制造过程、控制决策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为不同专业有志于深入了解智能机电的本科学生提供学习和锻炼的平台。通过紧密连接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连接,紧跟机电工程科技前沿技术领域,培养产业所需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3)特色优势

1)专业坚持学校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服务地矿相关行业及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持续探索并构建了以煤矿机电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2)形成了以省级教学团队为主体,以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和省级实验示范中心为教学支撑,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重点实验室为科研平台,以陕西省工程中心为成果转化基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3)拥有年龄、学历和学缘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凝练形成了矿业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

3.培养目标

专业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想信念坚定正确,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健全人格、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智能机电工程领域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在机械工程和相关交叉领域、尤其是矿山机电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生产组织和管理等工作的学术型专业技术人才。

4.课程设置(合计:15学分)

专业基础专业教育及实践环节三个模块

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智能机电工程概论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智能检测与控制等;

专业教育课主要包括机电装备监测与运维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

5.师资队伍

专业拥有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立足艰苦行业,着眼煤矿机电技术前沿,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27人,专任教师23人,实验教师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讲师10人,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16名。先后引进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1名、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5名;培养了省级教学名师、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杰出人才等7人次陕西省教学团队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陕西省师德示范建设团队。

近年来,专业系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企业合作攻关项目30余项。合作攻关项目5项鉴定结论均达到“国际领先”,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陕西省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技术奖共10余项。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7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10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5部获国家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3

专业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发挥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作用,依托陕西省矿山机电装备智能检测与控制重点实验、陕西省煤矿机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煤矿综采综掘机械虚拟仿真实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国家一流课程等教学科研平台,聚焦煤矿智能化发展中的机电工程相关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凝练成微专业课程体系。

6.报名要求

学籍要求:具有学籍的在校本科生,年级不限。

专业要求:主修专业为工科专业,鼓励具有相关专业基础的学生积极报名。

学业表现:要求学有余力,大学学习以来未有课程挂科现象。

品德与健康: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品德端正,无纪律处分记录等。

7.报名联系

联系人:王老师  鲁老师

联系电话:18192169968  15109263212

咨询QQ群:1017299027


Copyright 2018-2020 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0002064号
学院地址:西安市雁塔路58号 (雁塔校区)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唐大道48号(临潼校区)
联系电话:029-85583159(雁塔校区) 029-83856323(临潼校区)